打开小红书APP扫一扫
关注小红书
打开抖音APP扫一扫
关注抖音
打开微信APP扫一扫
关注视频号
打开微信APP扫一扫
关注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视光服务 - 详情
家长如何读懂孩子视力报告
发布时间:2023-04-13 14:25:33    文章来源:人民网

近年来,为做好近视防控工作,校园陆续开展了眼健康筛查,帮助儿童青少年及早发现相关问题及时治疗,但报告单上的专业术语往往使得家长一头雾水。那么,视力报告哪些数据是值得关注的?又该如何读懂孩子的视力报告呢?

如今,学校对孩子的视力检查愈加重视,很多学校由一年一次的视力检查调整为一年两次,检查后学校会把报告反馈给家长,但很多家长拿到检查单后都不知道怎么看。对此,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小儿眼病及视光科主任李全兰主任表示,通常学校的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和电脑验光,但其中孩子的两眼度数也仅代表视力初步检查情况,还是应结合孩子的年龄来看。

正常情况下,小学或小学以上孩子,视力一般为1.0及以上,低于此数值则应引起注意,评估是否有近视的风险或孩子已经近视了;4岁左右的孩子,视力正常为0.8左右,如低于或高于此数值,家长也得引起重视,评估是否为屈光发育异常。但这类检查大多属于主观性检查,而儿童视力的检查受多重因素影响,往往所测数据有一定误差,所以视力筛查只供参考,并不能代表孩子视力检查的真实情况。

孩子眼健康检查一般要做哪些项目

孩子学校所做的检查通常只是基础检查,如结果报告出现异常或家长想了解更多,还是需要到专业眼科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才行。那具体到医院应做哪些检查项目呢?李全兰给出以下建议:

检查一:测裸眼及戴镜远/近视力,了解视力的基本情况。

检查二:测眼压,了解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的压力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过高、过低或波动太大,都有可能造成我们的眼睛或者视力的伤害。

检查三:裂隙灯检查,排除我们眼前节的疾病,如结膜炎、圆锥角膜、角膜炎、白内障、晶状体脱位等,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视力。

检查四:眼底检查,了解孩子眼底状况,排除一些器质性病变。

检查五:斜视度检查,了解孩子是否有斜视、何种类型的斜视以及指导我们是否配镜、配哪种类型的眼镜、眼镜度数配多少合适、配镜后是常戴还是偶尔戴等情况。

检查六:测眼轴,即测量眼球由前到后的长度,了解眼球及近视的发展情况。

检查七:测视网膜地形图,了解眼睛全视网膜的聚焦情况,指导我们更好地调整近视控制方案。

检查八:验光,这也是最常见的眼睛检查,了解孩子是否有近视、远视、散光以及具体多少度,还能了解戴镜后的最佳矫正视力。

检查九:视功能检查,了解孩子眼睛调节、聚焦、两眼的协调能力,指导其是否需要散瞳验光、配镜的种类、配镜的度数是否需要常戴。

检查十:测角膜地形图,排除圆锥角膜。

视力报告上需要关注哪些数据

视力检查单上通常会出现很多英文缩写,对于这些不熟悉的项目,家长应该着重注意哪些方面的数据呢?李全兰表明,要看懂这些数据,我们首先要了解上面的英文究竟代表什么含义:

R(Right)代表右眼,有的用OD表示;L(Lift)代表左眼,有的用OS表示,因此,R栏中的数据便是右眼数据,L栏的则为左眼数据。通常,电脑验光时数据会测五次,然后取五次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那在对应眼睛的数据中,S(SPH)、C(CYL)、A(AX)又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S(SPH)为球镜度数,是判断近视与远视的直接数据,如果数值为“-”时,代表这只眼睛近视了,而当数值为“+”时,则代表远视;C(CYL)与A(AX)都是与散光相关的数值,CYL表示柱镜度数,也就是散光度,AX则表示散光的轴向。

另外,从出生到成人眼球是一个不断发育的过程,不同年龄的儿童正常眼轴长度不同,出生时为16mm左右,4-7岁时为22-23mm,成年时达到24mm左右,过长一般认为是近视,过短认为是远视。眼轴长度与正常年龄眼轴相差太大,近视或者远视也就越高,眼轴长度变化一个毫米单位,度数就变化200-300度。因此,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做眼部检查、建立眼健康档案,动态关注孩子视力及眼球发育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陈易、刘政宁)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近视防控知识科普
青少年近视防控方案咨询
版权所有 © 2024 海南视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琼ICP备12021389号
技术支持:绿色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