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对“ 视功能 ”还是比较陌生的,当视光师或眼科医生给孩子进行视功能检查时,家长会有很多疑问:什么是视功能?为什么要检查视功能?
人眼的视觉功能包括:光觉、形觉(视力)、色觉、立体觉和对比觉(对比敏感度)等内容,视功能正常,才能清晰、舒服、持久地看东西。视觉功能检查是依靠视力表、色盲检查本、同视机等设备,检查人眼的上述功能。
双眼视功能,是指外界物体在两眼视网膜相应部位所形成的像,经过大脑的视觉中枢融合为一,使人们感觉不是两个相互分离的物体,而是一个完整的立体形象。
双眼视功能可分为三级:
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
一级视功能:同时视
双眼具有同时注视并感知的能力,两眼能同时看见一个物体,每眼所接受的物像都恰好落在视网膜黄斑部,传人大脑后被感觉成一个物像。同时视功能能反应双眼黄斑和视网膜对应正常与否。
二级视功能:融合视
是在双眼具有正常同时知觉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分析处理,能将同时来自双眼视网膜对应点上有轻微差异的两个影像综合为一个完整物象的功能。
三级视功能:立体视
立体视觉是双眼观察景物能分辨物体远近形态的感觉,视觉图像传入大脑,经过大脑的合成、判别,使物体产生了空间的深度感,看物体是立体的,不是像照片一样只是平面的。
通过眼球的运动功能(集合能力)、眼睛的调节能力,以及集合与调节是否匹配等检查,可以判断双眼视功能是否正常。视功能异常初期无明显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视觉疲劳。
三级视功能的关联
出生后,人的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世界;出生两周之后,孩子看到的东西与外界的实物才开始逐渐对应。
儿童的眼睛和视觉功能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出生时的视力只有光感,17个月时,就有一些孩子已经能够达到与成人接近的平面视力,第一级视功能健全,但也有不少孩子要到6岁后甚至更晚才达到这一水平。儿童的立体视大约5-6岁基本发育成熟。
一级视功能什么时候完善,二级视功能才有建立的机会。但有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达不到这个视力,比如双眼视力相差较大(超过标准视力表两行),这时,二级视功能的形成就会受到影响。
为了看清事物,双眼必须能够盯住一个物体,才能形成两个能够融合的平面像。眼球对远近不同的目标,都要有能力准确追踪。
从近到远,眼球的位置都不相同,只有能够实现追踪远近目标时需要的眼球运动范围,才能够保证准确地追踪。这个范围被称作「融合范围」。
正常的融合范围是从-5°到+25°;但如果这个范围小于10°,即使原来形成的二级视功能都有可能丢失。不仅丢失了二级视功能,还有可能出现斜视。没有融合(二级视功能),就没有实现三级视功能的条件。
因此,在视力发育阶段,定期检查视力和双眼视功能就非常有必要!